如何使用ChatGPT撰寫醫學論文_林聖軒教授演講心得筆記
最近聽到GPT演講,林教授畢業自哈佛公衛博士,風趣幽默學術神人。
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身心科暨憂鬱中心張俊鴻醫師/博士
區別雙相性憂鬱與一般的憂鬱症在臨床上重要但是高難度的議題,很難就一次的鬱症發作就判斷是雙相性還是單相性,國外研究5-10% 一開始被診斷鬱症發作的患者在6-10年後可能會出現第一次的躁症發作。 目前仍主要要醫療團隊的專業評估與長期追蹤。
先講結論: 總的來說,fMRI ,PET,EEG,NIRS選擇功能性腦成像工具取決於特定的研究問題以及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之間的權衡。目前主要用於研究,臨床診斷仍以醫師為主。
電腦斷層CT與核磁共振MRI可用於辨識大腦結構變化例如出血腫瘤等等,但是無法辨識腦部組織的活性。這個問題就相當於疫情期間若使用一般影像看不出發燒,可以輔助使用紅外線熱顯像儀偵來測體溫高低。目前常用的腦功能影像有四種:fMRI ,PET,EEG,N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