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區別雙相性憂鬱與經顱磁刺激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身心科暨憂鬱中心張俊鴻醫師/博士


區別雙相性憂鬱與一般的憂鬱症在臨床上重要但是高難度的議題,很難就一次的鬱症發作就判斷是雙相性還是單相性,國外研究5-10% 一開始被診斷鬱症發作的患者在6-10年後可能會出現第一次的躁症發作。 目前仍主要要醫療團隊的專業評估與長期追蹤。


病史評估

病程: 早發25歲前,結束<3M

生物學: 家族史,產後憂鬱合併精神症狀,抗憂鬱劑引發輕躁

症狀: 運動遲滯,季節性,非典型特徵,混合性,循環性,難治型,大於四次

共病:  ADHD,人格,易怒,物質濫用

(90%雙相性可能有非典型特徵: 體重食慾增加,嗜睡,手腳鉛性沉重,人際敏感)


測驗評估:

    例如楊氏躁症量表YMRS


儀器評估:

    研究使用非診斷依據。fMRI ,PET,EEG,NIRS。



治療

藥物:  情緒穩定劑 (包含 mood stabilizer:  lithium, valproate, lamotrigine,carbamazepine; Antipsychotics: quetiapine, lurasidone, olanzapine, clozapine, risperidone, paliperidone, aripiprazole, ziprasidone, haloperidone)


rTMS:  目前仍主要以左側DLPFC高頻的療效最顯著。但是要小心誘發躁症。

丹麥Nguyen教授團隊納入14個研究中的274名患者的數據被納入定量綜合分析。與假治療相比,rTMS的反應率較高(比值比(OR)= 2.72,95%CI:1.44-5.14)。當刺激協議分別進行分析時,僅在左側額外背外側前額葉皮質高頻rTMS中觀察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臨床反應(OR = 2.57,95%CI:1.17-5.66)。限制:大部分數據來自包含極少數雙相憂鬱症參與者(主要是單相憂鬱症樣本)的試驗。目前缺乏針對雙相憂鬱症的大型驗證性隨機對照試驗。結論:rTMS在治療雙相憂鬱症方面似乎有效,但未來還需要更多大型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才能堅定地得出結論[1]。


參考文獻

1. Nguyen, T.D.; Hieronymus, F.; Lorentzen, R.; McGirr, A.; Ostergaard, S.D. The ef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for bipola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ffect Disord 2021, 279, 250-255, doi:10.1016/j.jad.2020.10.013.

2.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