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新思惟陪伴我從專科重考生到分院小主管

 張俊鴻醫師


回顧今年共發表了六篇,其中四篇是第一作者都是自己親手寫親自回覆。


另外獲得論文小獎: 2021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學術獎

回首來時路其實也沒想到會到這裡

第一次跟新思惟的正式接觸學習從2013年11月23日的新思惟青年研究論壇,



那時候是剛考過專科考試而且是重考第二次,其實很不順利,沒辦法留在醫學中心而是到體系的地區醫院,是屬於承租的療養院。當時還跟隨主流價值去唸研究所,不久就發現殘酷的現實,因為私立醫院是要看業績的,而且那時候開始有家庭經濟壓力,發現除了要繳每年超過100,000的學費之外,念研究所還會嚴重影響臨床服務(賺錢績效),只好休學。

轉折一
地區醫院沒有什麼研究資源,而且地區醫院沒有教學醫院的資格是沒辦法申請國衛院資料庫,也不能申請科技部新進人員。但是上了新思維的研究課程和資料庫課程後,遇到一些貴人合作健保資料庫研究,發表了一些論文,有論文比較有機會補助能參加國內外會議。可惜好景不常,國衛院終止了健保資料庫,而且資料庫論文被打壓只好找尋求其他的研究方式。

轉折二
2017年上了統合分析工作坊,開啟另一種研究的方式。到目前為止統合相關研究有六篇,因為之前兩種研究基礎,可以申請到微薄的院內經費做出了臨床研究免強符合畢業要求。

轉折三
開始有點臨床業績和研究成績後,三年前體系的其他分院出現主任缺(火坑),比我資深資歷完整的學長姐沒人想去接。之前還請教過校長的意見,校長的意見是正面的,這是一個新的挑戰,但是留在原來的地區醫院也很好,可以比較有好的生活品質和家庭生活。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發生一件事,當時女兒的木琴表演老師鼓勵她表演solo一段,女兒害羞說不要,我脫口而出問她:你怎麼不試試看?  當時我正面臨這個困難的決定,不禁想:怎麼不試試看?
所以接下了這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重擔。

但是接下來後,並不是美好的開始,又是另一段殘酷的現實。第一次參加院會的時候,還有其他科的主任開玩笑說你怎麼敢來? 前三個月常有後悔的念頭。同仁大都是帶著狐疑的有距離的表情,我犯了許多錯誤,比如一開始去的時候還想堅持做研究,所以通常會被臨床的電話給影響情緒,感到煩躁,結果研究也沒做好,臨床病人的狀況也處理不好,行政更是一團糟。後來斷了作研究念頭,前半年幾乎沒有再碰研究的事情。請搞清楚自己在這邊的人際網絡。


放下醫學中心的身段,了解一下其他非體系同仁對工作的期待,很多人只是因為家庭考量需要穩定的工作才來這裡。但是我們這裡又需要大家積極幫忙,因為是新建醫院(才七年),來這裡三年搬門診一次,搬日間病房一次,開慢性病房兩次。怎麼辦? 最近聽到大人學的語音演講特別有感,用人的四個選項,最重要的是願景,再來格局再來精神,最後才是能力。跟我遇到了一些慘痛的教訓真是符合,找了能力很強的人,結果團隊一直出現狀況,其實需要合作的團隊能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工作團隊稍微穩定之後,參照校長上課建議,研究需要帶狀時間,早上晨會後先處理病房例行的臨床業務,儘可能非同步預約制跟同仁大家開會討論。研究擺在早上和下班空檔。盡量不在下班時間打擾同仁,周六日盡可能家庭活動。去年的母親節連假我是在醫院度過的,因為家母臨時骨折開刀,謝謝同仁同事幫我分擔,我很謝謝現在的團隊,工作難免來來去去,希望大家都能在這裡安心工作兼顧家庭。